菜鸟“独立上市”,内外部压力不小

菜鸟独立上市,不是阿里“1+6+N”组织架构调整的结果。综合国内媒体报道,很多证据都显示它其实早有“独立的野心”,例如很早就给员工发放菜鸟期权,而不是阿里股票,例如菜鸟自有其内网“菜鸟叽喳”……“1+6+N”调整是阿里巴巴经营责任制的一次深化,那么相对独立运作多年的菜鸟,显然准备了不少。

但是,想要“另起炉灶”,菜鸟的压力并不小——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从国内竞争环境来看,一方面,京东物流等竞争者早已存在。在传统的货架电商之外,短视频等兴趣电商,也开始引入顺丰物流或者京东物流,菜鸟要想争取客户,需要更大的努力;另外一方面,虽然菜鸟的地网建设不错,仓储基础设施并不差,但与其他快递供应商相比,在仓储设施和配送团队方面,菜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自营快递。

菜鸟并不掌握商家的“分单权”,商家可以自由选择快递公司。但天猫超市等业务,使用的是菜鸟自营配送。

财报显示,在自然年2022年的最后三个月,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录得同比下降。

财报截图

再结合宏观数据来看,整个国内电商市场的增长压力是不小的。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相比之下,2021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0%,而2020年这个数字是14.8%。

消费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物流势必要受到影响——菜鸟需要做时间的朋友。

恐怕这不是菜鸟一家,甚至物流这一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那么出海,会更好吗?

从国外市场的竞争环境来看,UPS(联合包裹服务公司)、FedEx(联邦快递)、DHL(敦豪)等国际巨头,都是菜鸟的竞争对手,在菜鸟向全球开放物流能力后,也将直面和顺丰国际等同行的竞争。据晚点报道,2022年菜鸟年度日均跨境包裹量为450多万个,距离UPS日均2330万个包裹还较远——收入差距更大,UPS国际业务收入就接近200亿美元(约合1376亿元人民币),是整个菜鸟的三倍多。

从业务的角度来看,菜鸟的海外业务也有明显的“阿里味”。菜鸟在海外最重要的客户,就是阿里海外电商平台速卖通(AliExpress)。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在2021年,俄罗斯是菜鸟网络最大的市场之一,向俄罗斯运送的包裹达到总货运量的25%,其中包括2019年和2020年来自全球速卖通平台的订单。

媒体报道截图

福祸相依。在海外市场,做蛋糕和分蛋糕都不容易。俄乌冲突等变幻的国际形势,将给菜鸟带来压力。

菜鸟独立上市像是一场赶考。只不过这份答卷的很大一部分主动权,或许并没有握在自己手上。

在对话中洪勇表示,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物流市场,菜鸟面临来自其他物流公司的激烈竞争,如顺丰速运、京东物流等。菜鸟将需要继续创新,提高其物流效率、客户服务和技术,以保持其在中国物流业的领先地位。

“在国际扩张方面,随着菜鸟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物流网络和合作关系,它可能会面临监管障碍、文化差异和物流复杂性等挑战。”洪勇称,该公司将需要驾驭这些挑战,并根据不同的市场和地区调整其战略,同时保持其快速和可靠交付的核心价值主张。

有机遇也有挑战。虽然现在还没有独立上市,但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菜鸟飞出“洞穴”,自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