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侧长期重度或极重度听损患者:神经退化的无奈之选

一耳听力损失程度极重,且未干预时间过长(5年以上),导致言语识别率极差(<30%甚至更低)。说白了,就是有一只耳朵残余听力没有可利用价值,只能放弃了。

1.听觉剥夺效应:长期未经干预的重度听力损失会导致听觉中枢的“听觉剥夺效应”。这意味着大脑负责处理声音的区域由于缺乏足够的听觉刺激而逐渐退化,即使后期佩戴助听器,大脑也难以有效地解读和处理这些声音信号。这种情况下,即使助听器提供了放大后的声音,患者也感觉听不清或听不懂。

2.听觉康复的局限性:对于听损时间过长且程度过重的耳朵,听觉康复的潜力有限。强行佩戴助听器无法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因为不舒适的听觉体验而导致患者放弃使用。

3.资源效益最大化:鉴于助听器的成本,如果一侧耳朵的康复潜力极低,将资源集中于另一侧听力相对较好且康复潜力更大的耳朵,可以实现更好的效益。这能够确保患者在有限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听力改善。

三、双耳禁忌症患者:生理限制下的必然结果

某些特殊医学情况或个人原因导致患者无法双耳佩戴助听器,此时只能选择单耳佩戴。

1,耳部疾病或感染:如果一侧耳朵存在反复感染、外耳道狭窄、耳部湿疹或耳部手术后需要保持干燥等情况,佩戴助听器可能会加剧病情或影响康复。例如,慢性中耳炎患者可能需要避免助听器堵塞耳道,以防加重感染。

2,皮肤过敏:少数患者可能对助听器外壳材料过敏,导致耳部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如果过敏反应只发生在一侧,则可以考虑在另一侧佩戴助听器。

3,佩戴舒适度问题: 有些患者由于耳道结构特殊或对异物感敏感,导致佩戴助听器时感到不适。如果这种不适只发生在一侧耳朵,而另一侧可以接受,那么单耳佩戴就成为可行的选择。

总而言之,并非所有听力损失患者都适合双耳佩戴助听器。在做出最终决定前,专业的验配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包括听力损失类型、程度、时间、听觉中枢功能以及患者的个人需求和偏好,以制定最适合的听力康复方案。若条件允许,双耳干预始终是改善整体听觉体验和大脑健康的更优选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