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又成了长葛出貂蝉了?温哥真逗,瞪着俩眼说瞎话!”朋友的笑声,在屋里回荡。我趁气氛融洽,一本正经的说:“咱们别争了,这样,咱推拖拉机定输赢(纸牌一种玩法),你要赢了算俺神垕出貂蝉,你要输了算您长葛出貂蝉,这样中不中?”

朋友极不情愿的说:“温哥,你真中啊,还没见过这样赌的,这个也兴赌啊?”伙计听了,笑得前仰后合,拍着手起哄。就这样,少数服从多数,以牌定输赢。谁知道,天违人愿,朋友赢了,又该说神垕出貂蝉了!

朋友险胜于我,他拿着A挂头的三张纸牌,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好不得意:“哈哈!这回服气了吧!牌神也知道神垕出貂蝉,他老人家就是公道啊!”听了他的话,我几分尴尬。伙计立刻反应过来,一本正经地说:“不中,不算事,你们打牌人平时敬牌神,牌神自然偏向你呀!”说罢,笑声又从屋里传出。

后来,朋友把这事当成一个笑话,在网上大说特说。“自古神垕出貂蝉”,像一句广告词,在网上传来传去。一个神垕老乡看到了,为我抱打不平:“你朋友编的故事跟真的一样,你咋不吭声呢!”我一笑了之。那弄巧成拙的事,叫我怎么说啊!

几年前,神垕镇政府把金火圣母的塑像,从神垕的街南头儿,搬迁到开发区中段的十字路口。那是一尊四五米高的塑像,金火圣母面容慈祥,身姿窈窕,一身长裙宽袖,随风飘逸,整个身体仿佛飞奔于天地之间。

我开车路过,看见矗立不久的塑像旁边,有几个人在干活。下了车,我好奇地问他们,金火圣母像咋搬到这里了?有位年长的微微一笑:“这不是金火圣母,是貂蝉像。神垕为了建设景区,才把貂蝉像从街南头儿搬到这里的。听老辈子人说,神垕出貂蝉,这也是神垕一景啊!”

我的天,他们这样给神垕栽赃啊!还美其名曰说貂蝉像是一景,好像有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样。难怪外地人说神垕出貂蝉,自己人不打自招,还这样张冠李戴!我摇了摇头,不想解释,给他们解释没用,再解释也挡不住别人这么说。上了车,我恍然大悟,他们不是神垕人吧?神垕人会这样说?唉,我被人耍了!

一句“自古神垕出貂蝉”,貂蝉便与神垕人成了同乡,心中不免许多难言之隐。我默默地想,这句俗语一定是别有用心的人瞎编的,若不然,读起来怎么这样别扭,好像多了两个字。这样的语句,咋成了民间俗语呢?

在我印象里,貂蝉属于那种红颜祸水之类,以色诱人,尽做挑拨离间之事。我甚至听着貂蝉名字就心烦,又刁钻又难缠。我坚信,神垕出貂蝉,绝对是扑风捉影。貂蝉老家何处?即使时间久远,没有遗迹,也总该有个地方吧?

总是以为,貂蝉与神垕,八杆子打不着。我对貂蝉的印象,大多来自《三国演义》。有几个歇后语,也与之有关: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吕布戏貂蝉——上当受骗;

吕布娶貂蝉 ——执迷不悟。

凡与貂蝉沾边的歇后语,尽是警告之词。那年电视台重播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我真的想隔过貂蝉出场那一集,可是,我还是认认真真看了。

没想到,再看《三国演义》,我对貂蝉的印象,竟然发生了变化。从感情而言,貂蝉确实以美色诱人,做了挑拨离间之事。对于国家来说,她确实深明大义,舍己为国。

貂蝉是大司徒王允的义女,受王允所托,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成功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期。大司徒王允是朝中重臣,按现在的话说,他是集民政部部长、财政部部长、国土资源局局长以及央行行长于一身,他尽其所能拯救汉朝,情理之中,而貂蝉为之献身,也算尽了匹夫之责。

貂蝉的离间之计,推翻了权臣董卓的荒淫统治,拯救了汉朝,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战。国难当头之时,她一个弱女子,凭借一己之力,做了一件千军万马做不到的事情,此举也算可歌可泣。有人以诗赞之:

为报司徒使连环,

虎狼之中使反间。

惹得英雄吕奉先,

冲冠一怒为红颜。

电视剧《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貂婵作为艺术形象,不能确定她的真实性。《三国志》里,根本没有貂蝉这个人。因此,“神垕出貂蝉”,纯属子虚乌有。

毕竟,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貂蝉,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甚至动摇了我固有的观点。为此,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以此深入了解貂蝉这个人。第八回的情节,正如标题所说: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心人物是貂蝉。文中这样概括貂蝉:“王允见其聪明,教以歌舞吹弹,一通百达,九教三流,无所不知,颜色倾城,年当十八。”了了数语,不仅道出了貂蝉才华横溢,还说明她多才多艺,貌美如花。

我特别注意到,在写貂蝉盛装出场时,作者引用了宋朝诗人华岳的诗,赞美貂蝉的花容月貌,倾国倾城:

红牙催拍燕飞忙,

一片行云到画堂。

眉黛促成游子恨,

脸容初断故人肠。

榆钱不买千金笑,

柳带何须百宝妆。

舞罢隔帘偷目送,

不知谁是楚襄王?

《三国演义》小说,作者曾在巨著的开篇,用过明朝诗人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在貂蝉出场时选用古人诗词,大概也是不同寻常吧。

小说的故事情节,与电视剧基本相同,只是对貂蝉的美貌,描写更夸张,更神秘,电视剧里,很难看到天姿国色的演员来。此时,我想起古人赞美貂蝉的两句诗:

一代倾城倾国貌,

三千佳丽竞风流。

其实,貂蝉何止于“三千佳丽竞风流”?她是中国最顶端的四大美女之一。多少以来,中国以四大美女著称,她们是: 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她们分别以沉鱼、落雁、闭月和羞花代称。‌‌‌貂蝉以“闭月”闻名,传说她在月下拜月时,月亮见到她的容颜,都会感到羞愧而躲进云层。在中国美女排行榜上,貂蝉第三。

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为什么称“四大美女”,而不是”四个美女”?细细想来,中国人对美女的定性,非常讲究。所谓大,是说这些美女不仅体现在外貌上,更在于她们在历史重大事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西施的复国重任,王昭君的和亲使命,貂蝉的稳定乱局,杨玉环的盛世悲歌,她们的故事,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她们的行为,影响了中国某个阶段的历史进程。

貂蝉通过美人计,成功离间了董卓与吕布,对三国早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貂蝉在《三国演义》的宏大篇幅里,仅仅出现在一个章回里,之后她便销声匿迹了,可她的美丽,她的功绩,在人们心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貂蝉利用美色,成功离间了董卓与吕布,手段虽然低劣,而为国家大计,她也无可奈何。在惊天动地的功绩面前,那些违背道德的行为,都显得微乎其微。当她把国家大义与倾国容貌融为一体,她的完美,就足以改变我本来的固执。我想起一首古诗:

貂蝉轻步似流云,

闭月容貌倾城心。

智勇双全救国难,

青史留名永颂吟。

细细想来,貂蝉的故事发生在1800年前,可她成名却是在明朝时期。宋朝以前,曾有几个“四大美女”的版本,里面均无貂蝉之名。自从罗贯中写了《三国演义》,貂蝉逐渐被人所知,因为她的美貌和忠义,影响力极速提升。虽然貂蝉的真实性虚无缥缈,毕竟《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影响力自不细说。

明代有个奇人,集画家、书法家、诗人于一身,他的名字叫唐寅(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在他的《四大美女图》里,第一次把貂蝉列为四大美女之一。虽然距今已有600年,可四大美女的版本不曾变更过。

貂蝉是历史烟雨里的惊艳一现,是历史天空里的一抹彩云,短暂的美丽,为后世留下不尽的记忆。她的美貌,她的壮举,早已成为美丽的符号。我忽然想起“神垕出貂蝉”的俗语来,果真如此,我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貂蝉的忠义,就像神垕人的忠诚品质。神垕历史上,英勇侠士层出不穷,英雄忠烈前赴后继,他们保家卫国,奋不顾身。貂蝉在人们心里,早已化作忠义的精神,由此说来,“自古神垕出貂蝉”,也就自然而然了。

貂蝉的美丽,就像神垕美女的端庄。神垕美女,古今有之。历史上,神垕一直是富饶之地,制瓷业的发展,让神垕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人富了,姑娘们的气质和形象,对比周边农田里的女子们,无异于鹤立鸡群。貂蝉的美丽,成了人们心里美好的象征,由此说来,“自古神垕出貂蝉”,也就顺理成章了。

此时发现,“自古神垕出貂蝉”,字字珠玑,字字千金。貂蝉本是忠义女,“自古神垕出貂蝉”。

写一小诗,献给神垕女神们。

世上本无绝佳人,

唯有美名传古今。

莫问貂蝉家何处,

神垕代代出女神。

2025年2月13日

图片来自作者,感谢!

作者简介

《豫苑文风》签约作者:

温均有:河南禹州人,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