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13年12月14日)请更新本文以反映近况和新增内容。完成修改后请移除本模板。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9年11月21日)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此条目需要编修,以确保文法、用词、语气、格式、标点等使用恰当。请按照校对指引,帮助编辑这个条目。(帮助、讨论)

7°N 81°E / 7°N 81°E / 7; 81

“锡兰”重定向至此。关于其他用法,请见“锡兰 (消歧义)”。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ශ්‍රී ලංකා ප්‍රජාතාන්ත්‍රික සමාජවාදී ජනරජය(僧加罗语)இலங்கை சனநாயக சோஷலிசக் குடியரசு(泰米尔文)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英语)

国旗

国徽

国歌:《母亲,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 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科特(立法首都)最大城市科伦坡官方语言僧伽罗语泰米尔语官方文字僧伽罗文泰米尔字母族群75% 僧伽罗人15% 泰米尔人9% 斯里兰卡摩尔人1% 其他政治体制单一制半总统制共和国政府斯里兰卡议会• 总统 阿努拉·库马拉·迪萨纳亚克• 总理 哈里妮·阿马拉苏里亚

现役军人157,000(第33名)成立• 锡兰自治领从英国独立 1948年2月4日• 正式成立 1972年5月22日

面积• 总计65,610平方公里(第123名)• 水域率1.3%人口• 2019年估计21,089,000(第58名)• 密度305人/平方公里(第24名)GDP(PPP)2022年估计• 总计3,408.61亿美元[1](第58名)• 人均15,386美元[1](第91名)GDP(国际汇率)2022年估计• 总计819.34亿美元[1](第65名)• 人均3,698美元[1](第109名)货币斯里兰卡卢比时区UTC+5:30• 历法公历行驶方位靠左行驶电话区号+94ISO 3166码LKA主要节日泰米尔元旦:1月15日国庆日:2月4日僧伽罗和泰米尔新年:4月13和14日佛教月圆日、伊斯兰宰牲节和基督教圣诞节等节日家用电源电压230 V家用插座标准D、M、G人类发展指数▲0.782[3](第72名)国家象征国父:唐·史蒂芬·森纳那亚克

国花:延药睡莲

国鸟:黑尾原鸡互联网顶级域.lk.ලංකා.இலங்கை网站www.gov.lk/index.php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僧伽罗语:ශ්‍රී ලංකා ප්‍රජාතාන්ත්‍රික සමාජවාදී ජනරජය;泰米尔语:இலங்கை சனநாயக சோஷலிசக் குடியரசு;英语: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通称斯里兰卡(僧伽罗语:ශ්‍රී ලංකාව;泰米尔语:இலங்கை;英语:Sri Lanka),1972年之前称锡兰,是一个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东南方外海的岛国,属于亚洲。官方语言为僧伽罗语(Sinhala,约74%的人口使用)及泰米尔语(Tamil,约18%的人口使用)。

斯里兰卡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史前人类住区的证据可以追溯到至少125,000年前[4],它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已知最早的斯里兰卡佛教著作,统称为巴利经典,可追溯到公元前29年举行的第四次佛教会议,斯里兰卡的地理位置和深水港使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最早的古代丝绸之路贸易路线到今天的所谓海上丝绸之路[5][6]。因为它的位置使它成为一个主要的贸易中心,早在阿努拉德普勒时期,远东人和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它了。该国的奢侈品和香料贸易吸引了许多国家的贸易商,这有助于创造斯里兰卡的多元化人口。在僧伽罗科特王国发生重大政治危机期间,葡萄牙人抵达斯里兰卡(主要是偶然),然后试图控制该岛周边海域及其利润丰厚的对外贸易。斯里兰卡的一部分成为葡萄牙人的属地。僧伽罗-葡萄牙战争后,荷兰人和康提王国控制了这些地区。荷兰的属地随后被英国人占领,英国人后来扩大了对整个岛屿的控制,并于1815年至1948年统治锡兰。1948年,锡兰成为一个自治领。1972年,名为斯里兰卡的共和国继承了该领土。斯里兰卡最近的历史被一场26年的内战所破坏,这场内战始于1983年,并于2009年决定性地结束,当时斯里兰卡武装部队击败了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伊拉姆。[7]

斯里兰卡是单一制共和国,其立法首都位于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科特(简称“科特”)而行政、司法首都位于科伦坡。今斯里兰卡是英联邦的成员。

名称[编辑]

斯里兰卡梵语古名Simhalauipa,意为“驯狮人”,《汉书·地理志》称“已程不国”[注 1]。《梁书》称“狮子国”。《大唐西域记》作“僧伽罗”,即梵语古名Simhalauipa的音译。在中文里,至今称斯里兰卡的主要民族为“僧伽罗人”,其语言称“僧伽罗语”。

斯里兰卡古阿拉伯语Sirandib,宋代音译为“细兰”,明代称“锡兰”。

在佛教典籍中,斯里兰卡古称“赤铜鍱”。古代传播到斯里兰卡的佛教派别以地名命名,被称为“赤铜鍱部”。这个部派是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始祖。《续高僧传》中称为楞枷山,梵文LANKA 之音译,为斯里兰卡岛上之主峰

1815年起作为皇家殖民地由英国统治,正式名称为“Ceylon”,汉译“锡兰”。此英语名称来自葡萄牙语的“Ceilão”。

1948年锡兰独立成为“锡兰自治领”。

1972年成立“斯里兰卡共和国”。“斯里兰卡”名称来自僧伽罗语ශ්‍රී ලංකා(śrī laṃkā),读音/ʃɾiːˈlaŋkaː/。在斯里兰卡的另一官方语言泰米尔语中则称为இலங்கை(ilaṅkai),读音/iˈlaŋɡai/。“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里义为“美好神圣的土地”,其中的“兰卡”实际上即为佛经中的“楞伽”(Lankā),《楞伽经》即讲述佛陀到达楞伽岛教化说法。

历史[编辑]

参见:斯里兰卡历史

古典、中世史[编辑]

公元前5世纪,僧伽罗人从印度迁移到斯里兰卡。

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来岛,从此僧伽罗人摈弃婆罗门教而改信佛教。

公元前2世纪前后,南印度的泰米尔人开始迁入斯里兰卡。

311年左右,佛教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

从公元5世纪直至16世纪,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间征战不断,直至1521年葡萄牙船队在科伦坡附近登陆。

殖民时期[编辑]

1656年5月12日,荷兰军队攻克科伦坡。

1796年2月15日,英军占领科伦坡,荷兰人统治时期结束。

1802年英法两国签订了亚眠条约,斯里兰卡正式为英国的殖民地。

近现代[编辑]

1948年2月4日,斯里兰卡正式宣布从英国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定国名为锡兰。

1972年5月22日,改国名为斯里兰卡共和国。

1978年8月16日,新宪法颁布,改国名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5世纪时的佛像

锡吉里耶世界遗产

莲花池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剧院

首都商业区

康提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产生的海啸巨浪袭向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内战[编辑]

主条目:斯里兰卡内战

猛虎组织的海虎部队驾驶纤维玻璃艇,袭击行经穆莱蒂武北方海域的斯里兰卡货轮

1983年,由泰米尔人组成的猛虎组织以独立建国为诉求,在普拉巴卡兰的领导下袭击政府军,斯里兰卡内战爆发,战事与恐攻甚至一度波及到科伦坡。印度出兵协助斯里兰卡政府清剿猛虎组织,并迫使其签订停火协议。然而自1990年印军撤离后,猛虎组织重新反攻,并迅速控制斯国北部广大地区,在贾夫纳半岛建立起“泰米尔政权”,此后双方冲突造成6万余人丧生。

自2000年起,在挪威等国斡旋下,猛虎组织与斯里兰卡政府开始和谈,在2002年2月,双方在斯德哥尔摩签署了一份永久性的停火协议,两方代表亦前往泰国的梭桃邑海军基地进行和谈。然而双方在此后六年先后进行了8轮直接谈判,仍未取得共识,最终该停火协议名存实亡。

2006年7月开始,斯里兰卡政府军开始向猛虎组织控制区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收复了约1.5万平方公里的猛虎组织控制区。2009年1月,猛虎组织的大本营基利诺奇被攻下。5月猛虎组织承认战争失败,普拉巴卡兰被击毙,斯里兰卡内战结束。

经济危机与国家破产[编辑]

主条目:斯里兰卡经济危机

2020年以来,因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债务陷阱和国内经济政策失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最终于2022年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引发大规模骚乱,同年7月5日斯里兰卡政府宣布国家破产,[8][9]7月9日示威群众占领总统府,时任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逃离科伦坡,随后总理与总统均宣布辞职。

地理[编辑]

参见:斯里兰卡地理

斯里兰卡地图

斯里兰卡省分图

斯里兰卡分区图

斯里兰卡岛是梨形,又与眼泪的形状相似,因此有“印度洋之泪”的雅称。整个岛屿位于印度洋之中,东北边是孟加拉湾;中部、南部是高原,多山地,北部和沿海是平原;有亚当峰、Pidurutalagala(直译:皮杜鲁塔拉加拉)和One Tree Hill(直译:单树山)。

斯里兰卡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西部年降雨量2,000-3,000毫米,东北部较干燥,年降雨量约1,000毫米。

政治[编辑]

参见:斯里兰卡政治

斯里兰卡目前实行倾向总统制的双首长制,行政权由总统和总理分享。斯里兰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由国民直选产生,斯里兰卡总理是政府首脑亦是备位元首,由总统任命,总统的职权较总理大。2005年马欣达·拉贾帕克萨上任后扩大了总统权力。2010年9月,斯里兰卡议会通过的宪法第十八修正案,取消对总统连任的限制。2015年4月28日议会通过的斯里兰卡宪法第十九修正案(英语:Nineteenth Amendment to the Constitution of Sri Lanka)大幅限制了总统的权力,规定总统任期5年,最多可任两届,任命内阁官员前亦要咨询总理意见[10][11]。总统仅可在一届议会运行四年半之后有权解散议会,但解散议会需要获得议会三分之二议员支持[12]。

斯里兰卡议会为一院制,有议员225人,普选产生,任期6年。独立之后的斯里兰卡仍然是英联邦成员。

行政区[编辑]

参见:斯里兰卡行政区划

斯里兰卡划分为9个省和25个行政区:

省(පලාත)/区(දිස්ත්‍රි‌ක්‌ක)名称

COK

人口

面积k㎡

省会和主要城市

人口

西部省Western

1

5,361,185

3,684

科伦坡Colombo

科伦坡 Colombo

11

2,234,289

699

科伦坡 Colombo

芒特拉维尼亚Mount Lavinia

莫勒图沃Moratuwa

科特Kotte

642,163

209,787

177,190

115,826

加姆珀哈区Gampaha

12

2,066,096

1,387

加姆珀哈Gampaha

尼甘布Negombo

9,438

121,933

卡卢特勒区Kalutara

13

1,060,800

1,598

卡卢特勒Kalutara

37,081

中央省Central

2

2,414,973

5,674

康提Kandy

康提区Kandy

21

1,272,463

1,940

康提Kandy

110,049

马特莱区Matale

22

442,427

1,993

马特莱Matale

36,352

努沃勒埃利耶区Nuwara Eliya

23

700,083

1,741

努沃勒埃利耶Nuwara Eliya

25,049

南方省Southern

3

2,277,145

5,444

加勒Galle

加勒区Galle

31

990,539

1,652

加勒Galle

90,934

马特勒区Matara

32

761,236

1,283

马特勒Matara

42,756

汉班托特区Hambantota

33

525,370

2,609

汉班托特Hambantota

11,213

北方省Northern

4

2,277,145

5,444

贾夫纳Jaffna

贾夫纳区Jaffna

41

490,621

1,025

贾夫纳Jaffna

118,224

基利诺奇区Kilinochchi

42

127,263

1,279

基里诺奇Kilinochchi

马纳尔区Mannar

43

151,577

1,996

马纳尔Mannar

瓦武尼亚区Vavuniya

44

149,835

1,967

瓦武尼亚Vavuniya

53,237

穆莱蒂武区Mullathivu

45

121,667

2,617

穆莱蒂武Mullathivu

东方省Eastern

5

1,415,949

10,472

亭可马里Trincomalee

拜蒂克洛区Batticaloa

51

486,447

2,854

拜蒂克洛Batticaloa

78,480

安帕赖区Ampara

52

589,344

4,415

安帕赖Ampara

17,965

亭可马里区Trincomalee

53

340,158

2,727

亭可马里Trincomalee

44,313

西北省North Western

6

2,157,711

7,888

库鲁内格勒Kurunegala

库鲁内格勒区Kurunegala

61

1,452,369

4,816

库鲁内格勒Kurunegala

28,337

普塔勒姆区Puttalam

62

705,342

3,072

普塔勒姆Puttalam

40,967

北中省North Central

7

1,415,949

10,472

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

阿努拉德普勒区Anuradhapura

71

746,466

7,179

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

56,632

波隆纳鲁瓦区Polonnaruwa

72

359,197

3,293

波隆纳鲁瓦Polonnaruwa

乌沃省Uva

8

1,170,728

8,500

巴杜勒Badulla

巴杜勒区Badulla

81

774,555

2,861

巴杜勒Badulla

40,920

莫讷勒格勒区Monaragala

82

396,173

5,639

莫讷勒格勒Monaragala

萨伯勒格穆沃省Sabaragamuwa

9

1,787,938

4,968

拉特纳普勒Ratnapura

拉特纳普勒区Ratnapura

91

1,008,164

3,275

拉特纳普勒Ratnapura

46,309

凯格勒区Kegalle

92

779,774

1,693

凯格勒Kegalle

17,430

经济[编辑]

参见:斯里兰卡经济

斯军歼-7战机

斯里兰卡的经济以宝石出口和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出口如稻米、橡胶、椰子、咖啡等许多热带地区代表性的经济作物;而该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锡兰红茶,斯里兰卡是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也因此国内经济深受产茶情况的影响。斯里兰卡的观光资源也相当丰富,但自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所引起的大海啸以来,该国的海岸线被严重破坏,观光业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出于战略考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斯里兰卡长期有多种合作关系密切,中国企业投资建造的科伦坡南港国际集装箱(货柜)码头于2013年启用,更早的2008年斯里兰卡就在距离首都科伦坡50公里处为中国投资者建立了一个占地150公顷的经济特区,中国企业在此可享受许多优惠,也开始洽谈自由贸易协定。南部城市汉班托塔的工业园区也几乎交由中国大陆的国企和民企来开发基础建设,并开发酒店度假村。

2016年,斯里兰的债务飙升,国家濒临破产[13]。自2019年4月起,斯里兰卡接连遭受恐怖袭击、疫情爆发、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及美元美债收益率上涨的多重打击,成为第一个暴雷的新兴市场国家。至2022年4月未偿政府外债约350亿美元,其中70亿美元将于2022年到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3月表示,其公共债务处于“不可持续的水平”[14]。斯里兰卡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希望就贷款偿还重新谈判。甚至于2022年4月18日起暂停股票交易5天,望能暂缓斯里兰卡的经济危机。但斯里兰卡总理维克勒马辛哈在2022年7月5日对国会表示,斯里兰卡已经破产,而这场斯国前所未见经济危机带来的剧痛至少将持续到2023年底。

人口及宗教[编辑]

参见:斯里兰卡人口和斯里兰卡宗教

根据1981年的统计,斯里兰卡人口约14,850,00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26.3人,主要民族包括僧伽罗族约占73.8%、泰米尔族占18%(其中印度移民占5.1%)和摩尔人占8.3%。77%属于上座部佛教徒、15%属于印度教徒、7.5%属于穆斯林及基督徒。

佛教

印度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主要宗教信仰。普通字体的百分比来源于2010年人口普查;斜体字的百分比来源于1981年人口普查,这些地区在1981年后发生的人口流动尚无精确统计。[15]

僧伽罗族

土生泰米尔人(英语:Sri Lankan Tamils)

斯里兰卡摩尔人

印度泰米尔移民(英语:Indian Tamils of Sri Lanka)

斯里兰卡的主要民族构成。百分比来源于2001年或1981年(斜体)人口普查。[15]

文化[编辑]

主条目:斯里兰卡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

阿怒拉德普勒圣城

加勒古城及其堡垒

丹布勒金寺

圣城康提

波隆纳鲁瓦古城

锡吉里耶古城

注释[编辑]

^ 一部分文章中称“巳程不国”

延伸阅读[编辑]

《古代南海地名汇解释》799页楞枷山条

[在维基数据编辑]

《明史卷三百二十六》,出自《明史》

参考文献[编辑]

^ 1.0 1.1 1.2 1.3 Sri Lank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9) (英语).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1-18).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1-18).

^ Brian., Roberts,. Urbaniz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Asia : case studies of good practic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http://worldcat.org/oclc/255509933. 2006. ISBN 971-561-607-0. OCLC 255509933.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 Maguire, Jack. Essential Buddhism : a complete guide to belief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Pocket Books https://www.worldcat.org/oclc/47054191. 2001. ISBN 0-671-04188-6. OCLC 47054191.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 Buddhist Studies: Sri Lanka. www.buddhanet.net. [202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6).

^ Sri Lanka wins civil war, says kills rebel leader. Reuters. 2009-05-18 [202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6) (英语).

^ 斯里蘭卡宣布破產. [202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2).

^ Yahoo!新聞. [2022-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0).

^ Sri Lanka adopts 19th Amendment. The Hindu. 2015-04-29 [201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7).

^ Strides in the right direction. The Economist. 2015-04-30 [201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 刘小雪. 斯里兰卡政治乱局的根源所在 (PDF). 世界知识. 2019-02, (2): 36-37 [2019-04-29]. [永久失效链接]

^ Shaffer, Leslie. Why Sri Lanka's economic outlook is looking less rosy. CNBC. 2 May 2016 [14 Jan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3). While the government is aiming to raise its low revenue collection, partly through an increase in the value-added tax rate ... the country has a spotty record on tax collection.

^ 王眉. 为了保住外储,这个国家宣布违约了!. 华尔街见闻. 2022-04-13 [2022-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3).

^ 15.0 15.1 Department of Census and Statistics. [2007-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4).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斯里兰卡(分类)

维基导游上的相关旅行指南:斯里兰卡

(英文)GOI目录 - 政府网站目录

(英文)(泰米尔语)(僧伽罗语)斯里兰卡议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议会官方网站

(英文)维客旅行上的斯里兰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维基媒体的斯里兰卡地图集

OpenStreetMap上有关斯里兰卡的地理信息

查论编亚洲东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国1

日本

韩国

朝鲜

蒙古

东南亚

越南

柬埔寨

老挝

缅甸

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文莱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

南亚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

斯里兰卡

尼泊尔

不丹

马尔代夫

阿富汗

中亚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西亚

伊朗

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

格鲁吉亚

南奥塞梯1

阿布哈兹1

沙特阿拉伯

巴林

卡塔尔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曼

也门

科威特

伊拉克

叙利亚

黎巴嫩

约旦

以色列

巴勒斯坦1

土耳其

塞浦路斯

北塞浦路斯1

埃及

北亚

俄罗斯

海外属地与其他特殊政区

阿克罗蒂里和泽凯利亚

英属印度洋领地

圣诞岛

科科斯(基林)群岛

香港

澳门

注1: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

世界政区索引

非洲

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各国首都列表

国际组织成员查论编 英联邦

元首

秘书长

成员国

特殊成员

暂停成员资格

公民

主权国家

安提瓜和巴布达 澳大利亚 巴哈马 孟加拉国 巴巴多斯 伯利兹 博茨瓦纳 文莱 喀麦隆

加拿大 塞浦路斯 多米尼克 斯威士兰 斐济 加蓬 冈比亚 加纳 格林纳达 圭亚那

印度 牙买加 肯尼亚 基里巴斯 莱索托 马拉维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马耳他

毛里求斯 莫桑比克¹ 纳米比亚 瑙鲁 新西兰 尼日利亚 巴基斯坦 巴布亚新几内亚 卢旺达

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萨摩亚 塞舌尔 塞拉利昂 新加坡 所罗门群岛 南非

斯里兰卡 坦桑尼亚 多哥 汤加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图瓦卢 乌干达 英国 瓦努阿图 赞比亚

海外领地与属土澳属领土

阿什莫尔和卡捷群岛

澳大利亚南极领地²

圣诞岛

科科斯(基林)群岛

珊瑚海群岛

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

诺福克岛

新西兰王国

库克群岛

纽埃

新属

罗斯属地²

托克劳

英属

亚克罗提利与德凯利亚

安圭拉

百慕大

英属南极领地²

英属印度洋领地²

英属维尔京群岛

开曼群岛

福克兰群岛²

直布罗陀²

蒙特塞拉特

皮特凯恩群岛

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²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皇家属地

根西

马恩岛

泽西

1. 莫桑比克与英国无历史渊源2. 存在主权争议,地位不被普遍承认

查论编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IOR-ARC)会员国

澳大利亚

孟加拉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伊朗

肯尼亚

马达加斯加

马来西亚

毛里求斯

莫桑比克

阿曼

新加坡

南非

斯里兰卡

坦桑尼亚

泰国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也门

观察员国

中国

埃及

法国

日本

英国

国际组织观察员

环印度洋旅游组织

印度洋研究组(英语:Indian Ocean Research Group)

查论编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阿富汗

阿尔及利亚

安哥拉

安提瓜和巴布达

阿塞拜疆

巴哈马

巴林

孟加拉国

巴巴多斯

白俄罗斯

伯利兹

贝宁

不丹

玻利维亚

博茨瓦纳

文莱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

柬埔寨

喀麦隆

佛得角

中非共和国

乍得

智利

哥伦比亚

科摩罗

刚果共和国

科特迪瓦

古巴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

吉布提

多明尼克

多米尼加

厄瓜多尔

埃及

赤道几内亚

厄立特里亚

埃塞俄比亚

斐济

加蓬

冈比亚

加纳

格林纳达

危地马拉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圭亚那

海地

洪都拉斯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伊朗

伊拉克

牙买加

约旦

肯尼亚

科威特

老挝

黎巴嫩

莱索托

利比里亚

利比亚

马达加斯加

马拉维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马里

毛里塔尼亚

毛里求斯

蒙古国

摩洛哥

莫桑比克

缅甸

纳米比亚

尼泊尔

尼加拉瓜

尼日尔

尼日利亚

阿曼

巴基斯坦

巴勒斯坦国

巴拿马

巴布亚新几内亚

秘鲁

菲律宾

卡塔尔

卢安达

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沙特阿拉伯

塞内加尔

塞舌尔

塞拉利昂

新加坡

索马里

南非

斯里兰卡

苏丹

苏里南

斯威士兰

叙利亚

坦桑尼亚

泰国

东帝汶

多哥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突尼斯

土库曼斯坦

乌干达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乌兹别克斯坦

瓦努阿图

委内瑞拉

越南

也门

赞比亚

津巴布韦

观察员国家

阿根廷

亚美尼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巴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

哥斯达黎加

克罗地亚

萨尔瓦多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墨西哥

黑山

巴拉圭

塞尔维亚

塔吉克斯坦

乌克兰

乌拉圭

组织

非洲联盟

阿拉伯国家联盟

伊斯兰合作组织

联合国

查论编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白俄罗斯

中国

印度

伊朗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巴基斯坦

俄罗斯

塔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观察员国

蒙古国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前政府)

对话伙伴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柬埔寨

埃及

科威特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缅甸

尼泊尔

卡塔尔

沙特阿拉伯

土耳其

阿联酋

巴林

参会客人

东南亚国家联盟

独立国家联合体

联合国

土库曼斯坦

常用术语

上海五国会晤机制(前身)

上海精神

三股势力

军事演习和平使命系列年度军演元首理事会会议

2001 上海

2002 圣彼得堡

2003 莫斯科

2004 塔什干(乌孜别克语:Toshkentdagi ShHT sammiti (2004))

2005 阿斯塔纳

2006 上海

2007 比什凯克

2008 杜尚别

2009 叶卡捷琳堡

2010 塔什干(乌孜别克语:Toshkentdagi ShHT sammiti (2010))

2011 阿斯塔纳

2012 北京(英语:2012 SCO summit)

2013 比什凯克

2014 杜尚别(英语:2014 SCO summit)

2015 乌法

2016 塔什干(乌孜别克语:Toshkentdagi ShHT sammiti (2016))

2017 阿斯塔纳(英语:2017 SCO summit)

2018 青岛

2019 比什凯克

2020(视频会议)

2021 杜尚别

2022 撒马尔罕

2023 新德里(俄语:Саммит ШОС (2023))

2024 阿斯塔纳(英语:2024 SCO summit)

2025 天津

查论编多首都国家现存非洲

贝宁

波多诺伏、科托努

布隆迪

基特加、布琼布拉

科特迪瓦

亚穆苏克罗、阿必尚

斯威士兰

墨巴本、洛班巴

南非

比勒陀利亚、开普敦、布隆方丹

美洲

玻利维亚

苏克雷、拉巴斯

智利

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

多米尼加

圣多明哥、西圣多明哥

亚洲

马来西亚

吉隆坡、布城

斯里兰卡

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科特、科伦坡

欧洲

黑山

波德戈里察、采蒂涅

荷兰

阿姆斯特丹、海牙

曾经非洲

利比亚

1951-1969:的黎波里、班加西

马拉维

1974-1994:利隆圭、松巴

亚洲

英属印度

1858-1911:西姆拉、加尔各答;1911-1947:西姆拉、德里

老挝

1947-1975:永珍、琅勃拉邦

菲律宾

1948-1976:奎松市、马尼拉

欧洲

格鲁吉亚

2012-2018:第比利斯、库塔伊西

德国

1990-1999:柏林、波恩

塞尔维亚和黑山

2003-2006:贝尔格莱德、波德戈里察

查论编现存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巴共和国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葡萄牙共和国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印度共和国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尼加拉瓜共和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规范控制数据库 国际

FAST

ISNI

VIAF

WorldCat

各地

西班牙

法国

BnF data

加泰罗尼亚

德国

以色列

美国

日本

捷克

波兰

地理

MusicBrainz area

艺术家

KulturNav

人物

英国议会

其他

瑞士历史词典

NARA

IdRef

伊斯兰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