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跟你科普一下UV镜与保护镜之间的关系。

在胶片机时代,由于普遍使用含铅光学玻璃,而且胶片对紫外线非常敏感。因此在晴朗的大白天拍照,由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很容易在大气中与灰尘发生漫反射。因此会出现我们肉眼看着很通透的景色,到了胶片相机出图,却变成白花花的一片。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UV镜——UV镜的意思就是紫外线截止滤镜,这在胶片相机时代是白天拍照时必备的工作滤镜。

但进入数码时代就不同了,首先是由于环保条约的推行,传统的含铅光学玻璃生产由于会对工人产生危险而被禁止,而新的环保光学玻璃不仅蓝紫光通过率变差,对紫外线的阻隔也很厉害。而另一方面,相机的CMOS图像传感器对紫外线也不敏感,因此,数码相机的时代,我们不需要UV镜,需要的是保护镜头前镜片的保护镜。

然后推荐几个比较好的品牌。

首推“B W”,这个品牌的UV镜价格相当高,但物有所值,绝对是目前镜头保护镜中NO.1的品牌。一些杂牌镜可能透光率也做得不差,但使用一段时间,略经擦拭,镀膜就会受到伤害。而'B W”的镀膜是相当的结实。此外,按照耗子哥个人的经验,B W的保护镜,抗霉能力也优于其他品牌。

其次,高档保护镜的品牌还有“天芬”(tiffen),口碑也很不错,但价格高,不怎么普及。顺便说一下,nikon、canon原厂的保护镜,质量也算不错。(但要注意,nikon、canon的保护镜有很多的假货)

肯高&HOYA——这两个品牌算是市场上最常见的滤镜品牌。产品的系列相当多,类型也丰富。覆盖高中低各个档次。HOYA的保护镜我用过2枚,肯高的用过8枚,水平差不多,半斤八两吧。(但肯高我有一枚52mm的保护镜质量特别好。)

肯高跟HOYA的最大问题是,假货泛滥!

就连京东卖的货也不一定靠谱,例如我一个亲戚在京东商城自营商品中买的77mm hoya保护镜,就是无镀膜的假货。(当然,也不排除是有些用户利用JD的退货把假的换成真的。)

如果要购买肯高或者HOYA的滤镜,我推荐是上美亚、日亚海淘过来,价格比国内便宜,质量也有保证。特别是大片的高档滤镜。例如我以前买一片82mm的CPL,国内1300多,海淘820。

kase(卡色)、nisi(奈斯)——假洋鬼子。

这两个品牌是同一个老板的,都是国内的山寨品牌,跑国外注册个商标冒充洋鬼子。

其中kase的质量最差,主打低端,我有一块67mm的,重量轻飘飘的,放在箱子里发霉了,一擦,镀膜自己崩了一小块。nisi的滤镜我没用过,据说比kase略好,也有说跟kase是同一条生产线出来的。

我有一位摄友曾经在“色影无忌”上吐槽过这两个品牌冒充洋货的行径,结果被论坛禁言删帖。因此,我个人是不推荐这两个品牌的玩意。

国产另一个口碑比较好的品牌是凤凰。

凤凰跟海鸥都是老牌的国产相机厂,已经淡出市场很久了,最近几年有朋友说用着凤凰的UV、保护镜还不错,可以考虑。

最低档的,我玩过“绿叶”的保护镜跟近摄镜,镀膜是简单的单层镀膜,价格非常便宜,但质量不敢恭维。

UV&保护镜搭配原则:

1、请记住,超广角镜头(全画幅焦段短于20mm、半画幅焦段短于13mm),务必选购“超薄型”UV&保护镜镜,否则会加重暗角。

2、超广角镜头在使用ND镜、CPL镜的时候,也务必要取下UV&保护镜。

3、焦距大于35mm的镜头,没必要选“超薄型UV&保护镜”,因为超薄型的产品不仅贵,而且易碎,不结实。

最后,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式鉴别假货UV镜。

就是放在灯光下看反光,劣质的假货一般没有“光学增透膜”,反光强烈,而且没有偏色。而正品由于具有“光学增透膜”,能极大减少反光,并且由于增透膜的作用,反光不是全光谱相同的反射率,会具有不同的颜色,例如绿色、红色、蓝色。

例如下面,左边是正品,右边是一个假冒的canon 保护镜

如果没有带UV做对比,你也可以用镜头的镜片反光做判断。例如下图,假货UV的反光比镜头镜片的反光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