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奇卡龙属化石时期:巴列姆阶~130–120 Ma
PreЄ
Є
O
S
D
C
P
T
J
K
Pg
N
萨奇卡龙正模标本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蛇颈龙目 Plesiosauria
科:
†上龙科 Pliosauridae
演化支:
†海猎龙类 Thalassophonea
亚科:
†短颈龙亚科 Brachaucheninae
属:
†萨奇卡龙属 SachicasaurusPáramo Fonseca(英语:María Páramo) et al., 2018
模式种
†生命萨奇卡龙Sachicasaurus vitaePáramo Fonseca et al., 2018
萨奇卡龙(学名:Sachicasaurus)是上龙科短颈龙亚科(英语:Brachaucheninae)已灭绝的一个属,化石发现于安第斯哥伦比亚东部山脉昆迪博亚卡高原巴列姆阶的帕哈组(英语:Paja Formation)。模式种是生命萨奇卡龙(S. vitae)。
词源[编辑]
属名Sachicasaurus取自化石发现地萨奇卡,而saurus在拉丁化希腊语中意为“蜥蜴”。种加词vitae在拉丁语中意为“生命”,之所以选择此名,是因为发现的化石激发了萨奇卡的生命。[1]
描述[编辑]
体型比较
萨奇卡龙是种大型上龙类,正模标本长约10米(33英尺)、重约17公吨(19短吨)。[1][2]正模标本MP111209-1于2013年发现,由一个接近完整的颅骨,及包括一条完整后肢与各类椎骨在内的颅后材料组成。鉴别特征包括下颌骨联合很短、下颌齿数目减少(17至18颗,而其它上龙为25至40颗)、牙齿细长及其它特征。标本保存下来的部分为9.9米(32英尺)长(可能缺少尾部末端的椎骨),被解释为一具亚成体。[1]它是最大最完整的上龙科标本之一。[3]
古环境[编辑]
萨奇卡龙是帕哈组发现的四种上龙科之一,另外三种是阿科斯达龙、[4]窄鼻龙[5]和蒙基拉龙(英语:Monquirasaurus)。[6]萨奇卡龙还与薄板龙科的卡拉瓦亚龙和莱瓦泳龙、[7]海龟类的帕迪亚链龟(英语:Desmatochelys)、[8]桑当龟科的莱瓦龟(英语:Leyvachelys)[9]及大眼鱼龙科的穆伊斯卡鱼龙和锋齿鱼龙同期共存。[10][11]
参考资料[编辑]
^ 1.0 1.1 1.2 Páramo Fonseca, María Eurídice; Benavides Cabra, Cristian David; Gutiérrez, Ingry Esmirna. A new large pliosaurid from the Barremian (Lower Cretaceous) of Sáchica, Boyacá, Colombia. Earth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2018, 22 (4): 223–238 [2024-08-22]. S2CID 135054193. doi:10.15446/esrj.v22n4.69916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 Zhao, R.J. Body reconstruction and size estimation of plesiosaurs. 2024. bioRxiv 10.1101/2024.02.15.578844 .
^ Zverkov, E. M.; Pervushov. A gigantic pliosaurid from the Cenomanian (Upper Cretaceous) of the Volga Region, Russia. Cretaceous Research. 2020, 110. Bibcode:2020CrRes.11004419Z. doi:10.1016/j.cretres.2020.104419.
^ Gómez Pérez, Marcela; Noè, Leslie F. Cranial anatomy of a new pliosaurid Acostasaurus pavachoquensis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Colombia, South America. Palaeontographica Abteilung A. 2017, 310 (1–2): 5–42 [2019-03-09]. Bibcode:2017PalAA.310....5G. doi:10.1127/pala/2017/0068.
^ Páramo, María E.; Gómez Pérez, Marcela; Noé, Leslie F.; Etayo, Fernando. Stenorhynchosaurus munozi, gen. et sp. nov. a new pliosaurid from the Upper Barremian (Lower Cretaceous) of Villa de Leiva, Colombia, South America. Revista de la Academia Colombiana de Ciencias Exactas, Físicas y Naturales. 2016, 40 (154): 84–103 [2017-04-20]. doi:10.18257/raccefyn.239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6).
^ Noè, L.F.; Gómez-Pérez, M. Giant pliosaurids (Sauropterygia; Plesiosauri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peri-Gondwanan seas of Colombia and Australia. Cretaceous Research. 2021, 132: 105122. doi:10.1016/j.cretres.2021.105122.
^ Páramo Fonseca, María Euridice; O'Gorman, José Patricio; Gasparini, Zulma; Padilla, Santiago; Parra Ruge, Mary Luz. A new late Aptian elasmosaurid from the Paja Formation, Villa de Leiva, Colombia. Cretaceous Research. 2019, 99: 30–40 [2019-03-09]. Bibcode:2019CrRes..99...30P. doi:10.1016/j.cretres.2019.02.010. hdl:11336/127809 .
^ Cadena, Edwin A.; Parham, James F. Oldest known marine turtle? A new protostegid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Colombia. PaleoBios. 2015a, 32: 1–42 [2017-03-30]. doi:10.5070/P9321028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2).
^ Cadena, Edwin. The first South American sandownid turtle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Colombia. PeerJ. 2015b, 3: e1431. PMC 4690369 . PMID 26713227. doi:10.7717/peerj.1431 .
^ Maxwell, Erin E.; Dick, Daniel; Padilla, Santiago; Parra, Mary Luz. A new ophthalmosaurid ichthyosaur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olombia.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2015, 2: 59–70 [2017-03-30]. doi:10.1002/spp2.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1).
^ Cortés, D.; Maxwell, E.E.; Larsson, H.C.E. Re-appearance of hypercarnivore ichthyosaurs in the Cretaceous with differentiated dentition: revision of Platypterygius sachicarum (Reptilia:Ichthyosauria, Ophthalmosauridae) from Colombi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21, 19 (14): 969–1002. Bibcode:2021JSPal..19..969C. S2CID 244512087. doi:10.1080/14772019.2021.1989507.
外部链接[编辑]
Genus: Sachicasaurus. paleofile.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1, 2023).
查论编鳍龙超目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爬行纲
亚纲: 双孔亚纲
演化支: 新双弓类
真爬行动物
参见真爬行动物
鳍龙超目
见下文↓
鳍龙超目鳍龙超目
亚历士龙属
滤齿龙属(英语:Atopodentatus)
Palatodonta?
Pomolispondylus?
汉江蜥属?
赫尔维蒂龙科(英语:Helveticosauridae)?
真龙龟属?
赫尔维蒂龙属(英语:Helveticosaurus)
龙龟科(英语:Saurosphargidae)
Hemilopas?
Largocephalosaurus(英语:Largocephalosaurus)
原龙龟属(英语:Prosaurosphargis)
龙龟属(英语:Saurosphargis)
中国龙龟属
Stauromatodon?
楯齿龙形类(英语:Placodontiformes)
Palatodonta(英语:Palatodonta)
楯齿龙目
副楯齿龙属
Pararcus(英语:Pararcus)
楯齿龙属
豆齿龙超科(英语:Cyamodontoidea)
豆齿龙属
Macroplacus(英语:Macroplacus)
原切齿鱼龙属(英语:Protenodontosaurus)
Psephosauriscus(英语:Psephosauriscus)
Psephosaurus(英语:Psephosaurus)
中国豆齿龙属(英语:Sinocyamodus)
无齿龙科
无齿龙属
副无齿龙属
盾龟龙科
雕甲龟龙属
盾龟龙属
砾甲龟龙属(英语:Psephochelys)
楯齿𫚉属
始鳍龙类
见下文↓
始鳍龙类始鳍龙类
盘州龙属(英语:Panzhousaurus)
肿肋龙亚目
滇东龙属
汉江蜥属
马家山龙属(英语:Majiashanosaurus)
黔西龙属(英语:Qianxisaurus)
乌蒙龙属(英语:Wumengosaurus)
贵州龙科
滇肿龙属
贵州龙属
肿肋龙科
阿纳尔龙属
趾龙属
扭斯汀科龙属
奥多波罗龙属(英语:Odoiporosaurus)
瑟皮亚诺龙属(英语:Serpianosaurus)
楚龙属(英语:Chusaurus)
真鳍龙类
短尾龙属(英语:Brevicaudosaurus)
滇美龙属(英语:Dianmeisaurus)
肿肋龙亚目?
幻龙目
大洼子龙属(英语:Dawazisaurus)?
三桥龙属(英语:Sanchiaosaurus)
肿肋龙亚目?
幻龙亚目
短鼻龙属(英语:Simosaurus)
幻龙科
日耳曼幻龙属(英语:Germanosaurus)
稻井龙属
幻龙属
原扭斯汀科龙属(英语:Proneusticosaurus)
鸥龙亚科(英语:Lariosaurinae)
色雷斯龙属
鸥龙属
西尔维斯特龙属(英语:Silvestrosaurus)
皮氏吐龙超科(英语:Pistosauroidea)
清镇龙属(英语:Chinchenia)
Corosaurus(英语:Corosaurus)
Cymatosaurus(英语:Cymatosaurus)
广西龙属(英语:Kwangsisaurus)
塔纳伊斯龙属(英语:Tanaisosaurus)
王龙属(英语:Wangosaurus)
皮氏吐龙类(英语:Pistosauria)
奥古斯塔龙属
波波龙属
皮氏吐龙属
云贵龙属(英语:Yunguisaurus)
蛇颈龙目
见下文↓
蛇颈龙目蛇颈龙目
安宁龙属
波波龙属?
林德龙属
末代龙属(英语:Termatosaurus)?
彪龙科
安宁龙属?
始祖泳龙属
战殇龙属
阿瓦隆泳龙属
璧山上龙属?
北泳龙属
宽锁龙属
巨板龙属
海蜥龙属
梅尔拉龙属
彪龙属
壮龙属
渝州上龙属?
新蛇颈龙类(英语:Neoplesiosauria)上龙亚目
深椎龙属
中国上龙属
彪龙科?
真上龙类(英语:Eupliosauria)
斯特里特龙属
上龙科
游蜥王龙属
阿米尼乌斯龙属
艾登堡龙属
寒泳龙属
豪夫龙属
大理石泳龙属
厚肋龙属
瑞替龙属
海洋龙属
海猎龙类(英语:Thalassophonea)
盖雅多龙属
巨游龙
滑齿龙属
泥泳龙属
上龙属
扁鼻强龙属
短颈龙亚科(英语:Brachaucheninae)
阿科斯达龙属
短颈龙属
克柔龙属
主神龙属
曲刃龙属
巨头龙属
蒙基拉龙属(英语:Monquirasaurus)
多脊齿龙属
萨奇卡龙属
窄鼻龙属
蛇颈龙亚目
始蛇颈龙属
桨龙属
平椎龙属
近翼龙属
蛇颈龙属
威斯特法伦龙属
小锁龙科(英语:Microcleididae)
水猎龙属
葡萄牙泳龙属
小锁龙属
丝莱龙属
浅隐龙类(英语:Cryptoclidia)
见下文↓
浅隐龙类(英语:Cryptoclidia)浅隐龙科
尤佩达尔龙属
乳泳龙属
泛蜥龙属
斯匹茨龙属
浅隐龙亚科(英语:Cryptoclidinae)
深渊龙属
潜游龙属
浅隐龙属
启莫里龙属
北眼龙属
泰特泳龙属(英语:Tatenectes)
三锁龙属
海鳗龙亚科(英语:Muraenosaurinae)
海鳗龙属
尖锁龙属
维那勒斯龙属
奇渔龙类(英语:Xenopsaria)长锁龙类
黑斯廷泳龙属?
尼可斯龙属?
长锁龙科
布兰卡龙属
?黑斯廷泳龙属
长锁龙属
?尼可斯龙属
?永生龙属
怀特锁龙属
双臼椎龙科
长喙龙属
埃德加龙属
始双臼椎龙属
乔治亚龙属
晓泳龙属
毛里西奥龙属
帕哈萨帕龙属
跗节龙属
近滑齿龙属
双臼椎龙属
罕龙属
槽鳄龙属
水神龙属
三尖股龙属
?永生龙属
蛇鳄龙属
薄板龙科
亚历士龙属?
卡拉瓦亚龙属
白垩龙属
伊罗曼加龙属
费雷斯诺龙属
棱龙属
狡蛇龙属
莱讷河泳龙属
莱瓦泳龙属
平椎龙属?
毛伊龙属
直颈龙属
覆龙属
近薄板龙属
斯堪尼龙属
白浪泳龙属
伍伦加龙属
窈颈龙属
真薄板龙类
心鸦龙属
西南泳龙属
海霸龙属
薄板龙亚科
阿尔伯塔泳龙属
薄板龙属
河泳龙属
水怪龙属
友泳龙属
神河龙属
末泳龙属
威德尔泳龙类
海泡龙属
丘布特泳龙属
双叶龙属
卡瓦泳龙属
马兰比奥泳龙属
莫雷诺龙属
远古龙属
维加龙属
极泳龙亚科
亚历山大泳龙属
极泳龙属
猎蛸龙属
莫特纳龙属
启明龙属
另见:蛇颈龙列表
分类
分类单元识别码
维基数据: Q62023578
维基物种: Sachicasaurus
GBIF: 10470398
PBDB: 418921
Taxonomicon: 644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