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万物皆可共享”的年代中,汽车一定也逃不过这个“定律”。如今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3亿大关,大家的生活已经不开汽车。近年来,大家不妨发现共享汽车已经淡出了大家的视野,为了在这个共享的年代,带给大家便利的共享汽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消失不见”,其背后藏有什么难以启齿的隐情?

当初共享单车的出现,随后相继而来的就是共享汽车。如今只有前者还在苦苦挣扎,后者已经淡出大家的视野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家只需要一部手机便可以周游世界。汽车共享汽车的出现获得了很多使用者的好评,只需要用手机轻轻一扫,到达目的地之后将车上锁后便可离开,不需要然和繁琐的手续。

其价格也是比租一辆汽车来得划算,所以它的出现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其实共享汽车的“落寞”跟大多数“租客”脱不了干系,很多人心中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反正不是自己的汽车,出现问题自己也不需要来承担”。这绝对是共享汽车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大家不妨能看到某些共享汽车已经被毁得面目全非,“青一块紫一块”,归根到底就是这些所谓的“租客”导致的。

很多人在使用共享汽车的途中不懂爱惜,甚至是暴力使用。然而汽车出现故障之后又不需要自己负责。最终这些车损只能由共享汽车所属的公司来承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年限的增多,这些车损对方逐渐也就承担不起。如今这种情况依然在国内上演着,难免会让这些车企苦不堪言。

而共享公司在维修这些破损的车时,所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试问哪家车企愿意为别人的错误行为买单,这些维修费用对每一家共享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所以共享汽车的“淘汰”已经成为必然,原本共享是给大家提供便利的,或许这些共享公司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竟然助长了某些“歪风邪气”。

综上所述,共享汽车的销声匿迹并不是大势所趋,而是被每一位消费者亲手毁掉。想要从根源上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从大家自身做起。“万事皆可共享”的年代,在某些人眼中却成了理所应当,与其说是共享汽车不适合这个汽车市场,不如说是消费者们亲手将它推向了“灭亡”。不知道大家对此是怎样看待与评价的呢?